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2期
编号:13130209
重力传感器系统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5日 于海国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分析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骨折均愈合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断钉和矫正度丢失情况,且无切口感染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

    2.2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A~D级所占百分率明显降低,E级所占百分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

    2.3 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比较

    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和后缘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正位和侧位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的比较(x±s)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是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的移行部位,应力较为集中,活动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一旦遭受外在强烈暴力,就会造成严重损伤。人体生物力学表明,人体正常脊柱的前柱承受压缩应力,后柱承受牵张压力,在临床上胸腰椎骨折损伤大部分具有脊柱前柱高度缩短,而后柱延长的特点[5-6]。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重点是尽早解除神经和脊髓压迫,尽可能恢复骨折部位的椎体高度和Cobb角,重建椎体功能[7]。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正确矫正的关键在于对腹侧进行撑开和植骨的支撑,以恢复前缘高度;在保持脊柱完整的前提下对骨折提供可愈合的良好的生物环境;对伤椎进行直接向前挤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